今年清明节决定不回去了。确切的说,是不能回去了,母亲今天又来电话督促,我告诉了她最后的决定。母亲只是叹了一口气,没说什么,但是电话这一头的我能感觉到那种深深的无奈。。。今年是父亲去世29年(虚年30年),按照农村习俗,今年需要给父亲办一个祭祀活动,我不回去也就只能作罢。自父亲去世以来,每年清明节我都回去祭祖。我是父亲唯一的男儿,清明节儿子回去祭祀祖先,天经地义也理所应当,既是一份荣誉,也是一份责任。清明节祭祖,宣示着祖业辉煌,也昭告着邓氏家族香火绵延,这些年来,我从未间断过。今年是第一次爽约,感觉心里空落落的,总觉得对不起已故多年的父亲。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,否则对不住逝去的父亲。。。
我的爷爷是一个驼背(据说是劳苦所致),奶奶是一个瞎子(现在知道了是白内障),父亲作为长子,生长在旧社会,凄惨的生活可想而知。长兄当父,父亲十岁就当家了,开始承担一家十口人的生活。父亲的辛勤劳作和聪明才智,让他的兄弟姐妹都存活了下来,现在看来,父亲的本事远在我之上,在苦难的旧社会养活这样的一家子本身就是一个奇迹!养大了兄弟姐妹,又接着培养我们四个孩子,我们四姊妹都上了大学,除了母亲的勤劳持家以外,父亲,一个中国标准式农民的艰辛付出,难以言表也可想而知! 家里唯一的男孩,父亲对我有着天生的偏爱。我记得父亲那时候最大的愿望是能吃饱饭,如果能小酌一下,那就是最美好的生活了。而父亲对我,却总是努力让我吃饱白米饭,现在看来不可思议,但是,在当时的农村,吃饱白米饭是一件奢侈的事情。我高高的个头离不开父亲那时候的偏爱的喂养,这种偏爱,至今思之,尤为心痛。我大二的时候父亲因病去世,那是我家黎明前的至暗时刻!父亲没有给我半点报答的机会就走了,所谓“子欲孝而父不在”,这种凄凉,我是真正体会的人!如果我父亲还在,他一定会因为有我而很骄傲、很幸福、我会让他周游世界。。。但是,父亲终归还是已经离开了我们。还好家母尚存,我们几个子女将全部的爱汇集给了健在的老母亲,聊作慰藉。
总有一个说不清楚的原因,每年清明节前夕,我都会梦见父亲,鲜活的存在,让我的思绪伤感,也让我克服重重困难也要回家祭奠父亲。三天的清明假期,躁动的灵魂来到父亲坟前洗礼和宁静,思索一下人性的本源,生命的意义。但愿父亲坟前袅袅炊烟,伴随着我在父亲坟堆前的点滴泪水,能让逝者安息。。。估计很多外出的游子都和我一样,一样的思乡念祖的情结,赋予了清明节不一样的意义!返乡祭祖的人很多,清明节也就异常热闹。从不堵车的县城和偏远的地级市也被蜂拥而至的外来车堵得成了“首堵”,不足20万人口的家乡县城,每个宾馆都满满当当,留在家乡的几个挚友都会提前半个月打电话来问我清明节的行程,以便他们提前安排接待工作。远道回来的朋友和家乡的朋友一起聚聚,叙叙旧交流一下感情,地方政府也会利用清明节的档口,为招商引资做很好的突破,这温暖的场景让寒冷的清明节增添了一份暖意。今年的清明节估计是寒冷的,绝大部分人都回不去了。听说家乡为了抗疫,使出了浑身解数:首先是喊话,各个渠道喊话,千万别回来,家乡的宣传部门还将歌曲《你莫走》改编成《你莫回》,请专门的歌手唱出来,广为传播。听着这个改编的歌曲,让我浑身不自在,平时都是大家争相邀请的座上宾,现在成了病毒的“嫌疑携带者”,被人拒之千里之外,总觉得有那么一点不舒服。
我们正处在一个百年大变革的时代,变,如何变,往哪里变,我不知道,也无法判断,一介草民,身负企业,无暇观天。但是,无论如何变,我相信人们向往自由的心不会变,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不会变。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、自由、平等、法治。。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跃然眼前,顿感信心百倍!撸起袖子加油干吧。任何人都将不能阻止我们的进步,历史应该会给这个经历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!但是,历史也是人写的。算了不说了。无花无酒过清明,兴味萧然似野僧;昨日邻家乞新火,晓窗分与读书灯。三牲纸钱,面向父亲墓碑遥叩祭拜,乞求父亲泉下有知,原谅这个身不由己的不孝儿子吧。。。
太阳网集团8722强哥2022.4.3